四川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题(计算)研讨活动总结

发布者: 科研师培         时间:2018-10-16          阅读量:3045

张  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贯穿整个小学数学的主线,是学生学习很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所必须掌握生活技能之一。为此,2018年10月11日—12日我参加了四川省数学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受益匪浅。

10月11日上午,一课研究团队的朱乐平老师执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意义》,朱老师整堂课都是以“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念进行教学。课前,朱老师通过“同学们,今天到这儿来上课,有什么感受”消除学生的紧张,让学生能够轻松进入学习。课上,朱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听懂了吗”,“他(她)是什么意思”,“听懂的同学请举手”,“没听懂的同学请举手”,“哪个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说一说”,将学习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探究,从而学得心知。这样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也让学生在不停得思考中学习,整堂课,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印象最深的是,朱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意义”时,以“36×24” “□□×24” “56×△□”  “☆○×△□”为主线,让学生自己探究出第三个数小,第四个数大,从中学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后,朱老师又和我们分享了,他设计本堂课的思路和理念,对于班上的尖子生,不要随意惊动,要在关键时候启用,尤其是在对于一些难点,班级中没有学生举手时,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尖子生来发言,这样就能达到培优补差的效果。

听了朱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在计算教学中,要讲好、讲清算理和算法,一定要慢下来,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才能让学生理清算法,明白算理。

10月11日下午,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袁雨欣老师和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王瑞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同课异构课堂,使我受益颇多,袁老师的课是传统的教学,而王来师的课则是开放式课堂,都注重了学生的计算技能培养。

袁老师所在学校,平时都有课前三分钟预备的口算训练,课中,切实做到落实算理和算法,课外要求老师们通过一些时间(在不影响孩子课业负担的情况下)给孩子抛出一些计算方面的任务,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

王老师的开放课堂,是基于课标、教材、学生进行设计的,关注了学生素养的培养,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引导。王老师所在学校的教学,会根据实际所需选择开放性的学习,并不是所有的课都是开放性的,课堂上,王老师渗透了转化思想和类比思想,讲清了算理和算法,她的开放式课堂值得我们借鉴。

10月12日,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的王小芳老师和成都市沙堰小学的吴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同课异构课堂,听了两位老师课,我明白了讲清算理和算法的重要性。

王老师的课上,通过使用平板电脑,快速地检验当堂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课上,遇到难点时,王老师不是自己讲解,而是让学生相互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讲解,讲解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是老师直接纠正,而是给足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其他的学生指正出问题,说服上台的同学,通过激烈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因并改正,这样的课堂教学,即使学生掌握了新知,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老师是由51÷3的竖式计算,变成5.1÷3的竖式计算,最后再变成5.1÷0.3的竖式计算,先让学生根据“51÷3的竖式计算和5.1÷3的竖式计算”和“商不变的规律”猜想5.1÷0.3的结果是17,再在草稿本上检验是否正确,学生通过检验,发现“5.1÷0.3=17”, 进而引出新知一个数除以小数。让学生自己探究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竖式算法,利用投影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一起总结、提炼得出算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更易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算法和算理。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明白了计算课上讲清算理和算法的重要性。当我们在上计算课时,一定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书上的情境图,可以适当的选择,课堂教学中,遇到当堂课的重难点时,一定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真正想法后,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也能通过自己探究和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在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