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党建 » 党员学习第(1)期

党员学习第(1)期

发布者:张劲松         时间:2009-04-08          阅读量:3384

党员学习参考资料

 

中共攀枝花市实验学校中学党支部委员会编   2009年第1期,总10

社论:奋力夺取“两个加快”新胜利

在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气氛中,在全省人民关注的目光中,经过全体代表、委员的共同努力,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

 这次省“两会”,是在全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代表、委员们带着全省人民的嘱托,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谋大局、议大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两会”的成功召开,对于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全省各族人民,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必胜信心,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不断开创四川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了令人惊叹的坚强和奋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超常努力,成功战胜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各项工作,总体上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也是我省推进“两个加快”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的要求紧迫,我省推进“两个加快”的任务十分艰巨。不仅要渡过难关,克服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要抢抓机遇,用好危中之机,加快推进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确定的宏伟目标任务。不仅要加快重建,争取3年恢复重建主要任务提前完成,还要加快发展,通过这一轮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达到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性目标。不仅要止滑回升,力争我省经济及早止滑、走出困境,还要提速上行,坚定不移地推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恢复重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着力加快发展,努力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着力维护稳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非常之时更需非常之为。通过“两会”,全省人民的信念更加坚定,力量空前凝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坚定不移推进“两个加快”,是当前全省的中心工作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共同努力奋斗。现在,政策措施已定,关键在抓紧落实,关键在攻坚破难、取得实效。在这个特殊时期,全省干部群众要做到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朝一个方向使劲、一个方向用力,形成强大合力,爬坡上行,加快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奋力夺取“两个加快”新胜利。

2009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

    2009年工作目标要求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我省推进“两个加快”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09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的要求和省委“三个全面推动”的部署,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着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着力扩大内需,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2009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主要目标任务的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上述目标是综合考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有利条件提出的。一方面,挑战前所未有。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不可低估,地震灾害使我省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速下滑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机遇十分难得。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中央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强劲的促进作用,灾后恢复重建的区域性差别政策有利于我省吸纳生产要素,到2010年全省力争投资3万亿元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1.7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将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力支撑。

  2009年,我们将突出四大工作重点。

以灾后恢复重建为重点,立足自力更生,推进协作共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把握好加快进度与确保质量的关系、加大投入与厉行节约的关系、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全面推进恢复重建,早日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

  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加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扩大最终消费,改善消费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部署,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倾斜,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产品质量等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民心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09年工作安排

  通观全局,今年我们将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力争提前完成主要任务

  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继续协调推进对口支援,又好又快推进恢复重建。

  推进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落实城乡住房补助政策,积极协调住房贷款,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建材物资保障和质量、价格监管,力争今年9月完成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年底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

  推进城镇恢复重建。统筹安排供排水、电力、供气、通信、广播电视、消防等市政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开工建设748个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39个重灾县(市、区)的城镇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完善城镇功能。

  推进农村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农村道路、供水、沼气、乡村清洁工程、农村扶贫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完成2811所学校、1167个医疗卫生机构、763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546个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恢复重建。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恢复重建,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和青少年活动场所恢复重建。加快推进政法、人防基础设施和武装部等恢复重建。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全面开工并加快建设纳入重建规划的公路项目。加快受损铁路线路和生产运营设施恢复重建。全面完成震损堤防、防汛预警工程和水文设施恢复重建,继续抓好堰塞湖整治,完成1000座以上受损水库的维修加固。完成1196个公众通信网、成都通信枢纽、应急通信、农村信息化等项目。全面开工纳入规划的1298个能源重建项目,完成1107个。

  推进产业恢复重建。积极实施工业重建规划,有条件的受损企业生产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加快旅游景区及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推进毁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推进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重点抓好日用品商贸网点、建材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生产资料流通服务设施等恢复重建,1749个商贸服务业、成品油库及加油站重建项目完成投资70%以上。

  推进防灾减灾能力恢复重建。基本完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和气象项目恢复重建。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测绘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推进生态恢复重建。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完成11.4万亩林木种苗基地及林区损毁基础设施和业务用房等重建,完成50%以上耕地复垦项目。

  推进精神家园建设。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继续组织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加强社区人文关怀,实施心理康复工程和文化抚慰工程。强化感恩教育,搞好地震遗址保护规划和纪念设施建设。抢救修复灾区文物和文化典籍。

  二、强化项目工作,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

  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重点产业等项目建设,全年投资突破1万亿元。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成灌快速铁路、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兰渝铁路等项目建设,全力争取新开工建设成兰、成西、成贵、川藏、巴达、成昆扩能、成渝城际客运专线和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成都火车北站改造等“72”铁路项目。加快推进纳溪至贵州界、宜宾至重庆界、广元至甘肃界等高速公路建设,抓好国道317、省道302等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和泸州港扩建、宜宾港以及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项目建设。推进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二级、瀑布沟等水电站和珙县电厂建设,加快普光、罗家寨、龙岗等特大气田勘探开发建设,加快筠连、古叙等大中型煤炭基地和煤矿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官地水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大桥水库灌区、武都水库等14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尽快开工亭子口、小井沟等大型水利工程,推进升钟水库二期、武都引水二期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强化项目全程监管,认真执行项目合同制、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等制度,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质量管理,坚决杜绝工程转包。

  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对接国家投向,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抓紧储备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四川核电、川青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筹集和用好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努力筹措政府性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依托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加强沟通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优势产业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把资金投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管,严格控制新上党政机关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项目。搞好资金平衡,提高投资效益。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综合实力

  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新机制,优化配置资源,促进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有潜力的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发展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继续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深入开展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大力实施新增1000万头出栏生猪能力工程。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和水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面50万亩,解决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组织实施耕地质量建设工程,新改造中低产田土200万亩。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机总动力增长8%。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5000公里、通村公路15000公里。支持农户新建沼气池60万口。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尽快实现工业止跌回升、提速增效。启动实施与国家支柱产业振兴规划和我省“73”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优势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大水电、天然气、钒钛等战略资源重点项目建设力度。规划发展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大力实施“1525”工程,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集群。开工建设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一汽大众35万辆轿车等重大项目,抓好一批投资上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和600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一批对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战略产品、重点产品和名牌产品。继续推进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工程和中小企业“一个计划、五项工程”。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旅游振兴工程,加快重点旅游区建设,推进旅游线路统筹,发展乡村旅游,加强旅游安全形象宣传,增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民生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促进运输、信息、金融、科技、咨询等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积极推进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引导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扩大即期消费。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搞好价格监测分析,完善应对价格异动机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

  在推进产业发展中,高度重视要素保障。扩大直购电试点范围,扶持优势企业发展。用好电煤价格调节基金政策,依法逐步理顺火电和电煤关系。加强成品油、天然气和铁路运力的协调。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到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方案设计,深入推进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梯次试点,积极探索解决二元结构的方法和途径。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扩权强县试点,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以产业为支撑,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确保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水务体制改革。认真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探索设立产业基金,开展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试点。积极争取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行代建制,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重点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健全跟踪督查机制,力争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推进出口基地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45亿美元。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做好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力争成渝经济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交流合作,加快对口援建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与长三角合作,密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做好外事、港澳台侨和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

五、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积极开展战略环评,培育低碳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生产能力过剩项目,重点抓好192户落后产能企业及工艺技术装备的关闭和淘汰工作。加强岷江、沱江、嘉陵江及金沙江等流域污染治理,搞好三峡库区影响区水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地震废墟清理,挂牌整治200户工业污染企业和60户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化新机制。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监督管理和示范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抓好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推进重点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建成5个省级生态县。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抓好退牧还草工程。抓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湿地保护工程,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扎实做好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项目储备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做好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工作。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和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防闲置浪费土地。继续推进“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00万亩,新增耕地10万亩。科学编制新一轮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地质勘查,创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优化矿产资源配置。

  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实施以教育助学、劳动就业、扶贫解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交通、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全面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继续做好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民生工程投入726.7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拟安排107.3亿元。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针对返乡农民工增加的新情况,搞好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扶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扩大并稳定地震灾区就业,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及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万人。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农民工、企业职工工资支付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发放护理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妥善解决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政策,努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启动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支持发展商业保险。对城市低保推行分类施保,对特殊困难低保对象给予更多帮助。扩大农村低保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建立临时救助制度,解决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的临时生活困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搞好扶贫、移民等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扶持农村80万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设932个省定扶贫新村。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力度。严格执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政策,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入实施职教攻坚计划,扎实推进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农村中职学生学费免除力度,着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认真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校生人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基准定额。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认真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技城、德阳重大装备基地、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基地、广元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健全军民结合的创新体制,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实现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启动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开展科技惠民活动。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各类拔尖人才特别是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搞好科普工作。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持发展村卫生室。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5%。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在全省农村实行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做好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加强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狂犬病、包虫病等的预防控制。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积极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推进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文化服务网络。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继续做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打造和申报工作。加快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译制播出中心和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藏羌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打造民族文化产业优势品牌。继续推进动漫创意、文化旅游、演出展览、新闻出版等优势文化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藏区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工程。抓好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推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做好“中国藏羌碉楼与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羌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地方志工作。

  加强人口计生、体育等工作。加快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灾区再生育服务工作。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和民族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帮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发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筹备工作。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发展老龄、残疾人事业。承办好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力争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办好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继续实施“雪炭工程”。

  八、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加强对农资、建材等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制假售假行为。加快以成都(国家)质检院为重点的质量技术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严厉惩处失信行为。

  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打好煤矿整顿关闭和瓦斯治理两个攻坚战,加强道路交通、消防、民爆物品等的安全监管。强化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化解地震灾害带来的各种矛盾,确保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藏区稳定。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维稳工作“一岗双责”,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平安创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强和改进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主动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加强国防建设。大力支持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继续推进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加强军事设施保护。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建立完善军地应急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切实做好军人退役和转业安置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九、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我们将坚定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变挑战为动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省,制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继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落实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责任制,推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责任制。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认真接受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深化政务公开,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发挥省科技顾问团、社科联、社科院和省政府参事、文史馆员的参谋作用。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积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切实加强财税工作,努力增收节支,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等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加强机关事务管理,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突出抓好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并联审批,缩短审批时限。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网上申请、受理、传递和审批。推进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查落实。健全政府统计规章,建立完善经济社会运行监测体系,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推进预防腐败试点工作,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注重发挥监察、审计的职能作用,以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简会议、文件,以节约型政府带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不畏艰险、奋力拼搏;面对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勇往直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四保一储备:保过冬住房加厚加固、保御寒衣被发放到人、保冬春口粮满足需求、保卫生防疫措施落实,应急储备充足到位。

  2、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以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小巨人企业计划:“十一五”期间,全省力争50户以上小巨人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100户以上超过5亿元,小巨人企业销售额按年均35%的速度递增,每年培育小巨人企业200户以上,引导和带动全省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4、省级投融资平台:结合我省实际,按照“1N”的模式搭建“1”个省级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N”个省级专业性投融资平台——铁路、水务、交通、环保、农业、能源、优势产业开发等投资集团。

  5、财税库银联网:即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商业银行(含信用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等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

  6、三个全面推动: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

  7、耕地质量建设工程:从2009年起,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土,每年建成200万亩高产、稳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标准农田,用5年时间新建1000万亩标准农田,直接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亿斤,并配合在4000万亩耕地上实施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的耕地有机质提升工程,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亿斤。

  8、“73”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7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3个有潜力的产业。

  9、“1525”工程:到2012年,争取建成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个、超过500亿元的5个、超过100亿元的25个。

  10、一个计划、五项工程:“一个计划”即小巨人企业计划,“五项工程”即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中小企业配套工程、中小企业特色工程、中小企业创新工程和中小企业融资工程。

  1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2005年在全国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在县城建配送中心(店),到乡镇和村建便民连锁“农家店”。

  12、后台服务中心:与直接经营活动(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前台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部门,如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

  13、家电下乡: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

  14、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从2009年至20124年内,政府投资50亿元,解决10万户、50万藏区牧民的定居问题,实现“家家有固定住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村民活动中心”。

  15、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为改善彝族聚居区彝族同胞居住条件,省委、省政府计划到2012年,帮助8万户彝族同胞改造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

  16、雪炭工程:国家体育总局从2000年开始,以满足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县(市)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保障当地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为宗旨和出发点,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县(市)组织实施室内体育健身馆建设。参照各省(区、市)实际县(市)数、扶贫县(市)数和已受援县(市)数分配项目,每个项目资助150万元。

  17、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抓好一个国防教育,建强一支应急应战队伍,建好一个国防动员综合教育训练基地,搭建一个国防动员信息指挥管理平台,完善一个国防动员运行机制。

18、两集中、两到位: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将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相对集中,该内设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将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

评论:人生,就要活得像王瑛一样有意义

发表日期:2009212   出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郑光魁

生命,对谁来讲都是可贵的,死亡,对谁来讲都是可怕的。然而,面对死亡的态度,有人却不同。

面对癌症的折磨,死亡的威胁。王瑛这名被评选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纪委书记在干什么?想什么?从得知患癌到生命的结束,近1000个日日夜夜里,这名回族女子心里想的是人民,干的是百姓身边的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深得百姓的爱戴,感动着读过她故事的人,感动着南江百姓和全国人民。

王瑛也是个人,面对死神,她也对生命有着无尽的留恋,对母亲、丈夫和孩子也有着无限的牵挂,但更多的是对人民百姓的依恋。面对死神的步步紧逼,她选择的是“就是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

面对病魔,她选择了用工作的方式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抱着一颗为党尽忠、为民尽责、为父母尽孝、为家人尽情的态度来延续最后的生命。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一名新时期的纪检干部,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是一名党员的坚定信念,表现出的是她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作为一名革命老区的干部,她的目的就要为老区人民造福;作为纪检干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在纪律和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对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她不管是谁坚决一查到底。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面前,她总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先,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和病魔作斗争,无所畏惧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带走的是对生命的眷恋与不舍,留下的是人们对她无尽的思念。在南江,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只要一提起她,没有人不说她是一个“好人”。不管是年过七旬的老人,还是在南江县城打工的“背二哥”一提起她,都是一口一个感激。

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看过王瑛故事的都会明白,作为一名奋战在基层的女纪检干部,她所想的做的,就是如何尽好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正是她的尽责,让人们感到肃然起敬,潸然泪下。让人们在平凡的小事中看到她的铁骨柔情,让人们体会到了她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纪检工作的无比热爱。正是她的这种爱,才使得人民觉得她是一个好领导,是群众的贴心人,才有了一流的工作业绩,也才有了她这么美丽的人生。

在新时期,不少党员干部都在思索,到底怎样做才能让人民满意?到底什么样的干部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干部?有极少数领导干部甚至觉得人民群众越来越难“伺候”,从王瑛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不是人民群众难伺候,是我们个别领导干部思想上有偏差,根本没有把官为谁当,权为谁握,利为谁谋搞清楚,弄明白。有的当一辈子领导,为名累一辈子;有的当一辈子官,天天为利而忧;有的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为已享乐的工具;还有的打着为民服务的幌子天天稀里糊涂,正因为这样,所以有的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悲惨下场。

生命有限,事业无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就应该像王瑛那样怀揣一颗立党为公的忠心,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一颗为家庭、为群众负责的爱心,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用好自己的权、尽好自己的责,处理好与人民群众最相关、最直接、最实在的事情,踏踏实实干事、扎扎实实的抓工作、老老实实的为官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也才能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党的好干部、纪检战线上的标兵,人民心中的好女儿虽已离我们而去,但她短暂而匆忙的47岁人生生动诠释了一个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真善美。她的铁骨体现了新时期我党的惩腐决心;她的柔情展现了一个东方女人的壮美。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人生,随时可能遇到生与死的问题,生命的长度不是我们所把握的,其实也无需在乎生命的长与短,只要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地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将会演绎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美好人生,这样的生命即使再短也会很有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纪委委员123人,列席299人。

    中央纪委常委会主持了会议。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了2009年的任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报告。

       全会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一致认为,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立正确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努力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全党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党同志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全会认为,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成绩,反腐倡廉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全会提出,2009年,全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落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第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高度重视政治纪律,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保证全党始终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灾后重建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第二,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改进领导干部作风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开展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检查,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解决理论脱离实际、作风飘浮、弄虚作假、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等问题。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认真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积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肃追究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

    第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等行为;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到国(境)外定居等规定和有关事项报告登记制度;治理违规建房、超标准建房等问题;严禁领导干部利用和操纵招商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治理公款出国(境)旅游工作,压缩出国(境)经费、团组数量和规模,从严控制在国(境)外停留时间。严格控制新建楼堂馆所,纠正超预算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超标准超编制配备使用小汽车的问题。

    第四,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金融和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案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纪,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第五,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专项基金和资金监管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治理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涉农负担中的突出问题。

    第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把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强化监管惩处结合起来,力争在治理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财税、投资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充分发挥国家预防腐败局的作用。

    第七,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深入推进巡视工作。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健全非派驻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责。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积极探索监督关口前移的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

    第八,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加强国有企业(含金融机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推进高等学校和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全会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讲政治、顾大局、抓落实、作表率,把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与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积极服务和有力保证;与认真研究部署和努力完成好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维护党的纪律,保证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胡锦涛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开展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中央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第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要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内监督实效。第三,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要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水平。第四,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既要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又要形成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胡锦涛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胡锦涛指出,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三是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责任意识,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任务。四是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五是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六是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在当前形势下,坚持艰苦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勤俭办一切事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和措施上。

  胡锦涛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重任,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纪检监察干部应该具有坚强党性和良好作风,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做到忠于职守。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推动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

攀枝花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摘要

217,攀枝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大会堂隆重开幕。

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晓华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他说,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面临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挑战的特殊形势下,市政府在中共攀枝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立足科学发展观,致力社会和谐,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奋力推进“四个倾力打造”,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民生得到有效改善,顺利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8年,全市攻坚克难,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凝心聚力,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统筹兼顾,城乡建设继续加快;关注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立足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刘晓华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线,积极应对经济困难局面,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四个倾力打造”,全力以赴扩大投资规模,争分夺秒加快恢复重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基础条件、改善城乡环境、改善居民生活、增强发展后劲,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力争达到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以上,第二产业增长12%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刘晓华从九个方面报告了2009年政府工作安排:以实施投资拉动战略为抓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倾力打造高水平战略资源开发基地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为目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以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民生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灾后重建;以节能减排为主导,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和谐为根本,加快推进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