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的前提是学生乐学会学

发布者:汤中荣         时间:2013-04-11          阅读量:2054

减负的前提是学生乐学会学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的地理教师赵东,多年来坚持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学生的各级考试成绩同样符合标准。她认为布置大量的笔头作业不如有效地开发大脑,调动听觉、动觉、视觉一起感悟知识。赵东的体会来自于友善用脑教学方法的实践。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能过重,但要学的知识又确实太多,要使两者和谐,必须改变的方法,实现乐学会学。日前,一项针对800名中小学教师的友善用脑”3年培训项目,正在北京市的8个区全面启动。该项目此前曾在全国的几百所学校开展实验,并取得一定成效。

  教学形式:

  无压力、有兴趣

  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之良说,友善用脑的关键在于科学用脑。巧用脑学习、善用脑记忆,使学生在受教育时产生幸福感和学习的欲望,无压力、有兴趣。

  北京四中顺义分校语文教师赵艳霞参加培训后,改变从自己出发设计课程的习惯,针对学生的认知和记忆特点,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形式。教室里,绿植布置在窗台或课桌上,学生按组围桌而坐;讲《葡萄的精灵》时,她先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把学生的想象带入到风景优美的新疆,再进行10多分钟的齐读、个人读、默读,集体伏案冥想片刻,让大脑在无意识中整理和存储信息;随着知识点的展开,课堂穿插分组讨论、做健脑操、深呼吸,还允许学生喝水;课上,各小组派出代表轮流到讲台前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课将结束时,学生要画思维导图,把新的知识点,用适合自己记忆的图形画出来,巩固记忆。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原本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位于年级第五的实验班,期中考试时成绩超过重点班,跃居第二,期末考试的平均分高出对比班14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教学效果,赵艳霞介绍说,在愉悦的教、学、做合一中的感知,往往记忆深刻。在自然的状态中学习,学了马上就用,使学生对学习乐此不疲。

  教学结果:

  低负担、高效率

  在友善用脑的实验班,教师课后留的作业并不多、有些课甚至不留作业,但学生却能达到知道、理解、记住的效果。北京东城区综合高中高一学生强薇谈到,以前自己刻意想记住的东西不一定能记住,但父母的话无意中却能铭记在心,友善用脑就是创设轻松讨论、交谈的环境,使知识无负担应用,反而加深了记忆效果。尤其是用形象记忆的方式,把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画成图,更是加深了记忆。

  强薇举例说,她在化学课上学了氮族元素知识后,画了一幅思维导图:一座高台表示氮族元素,高台的一边,根据元素的还原性、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半径等都逐渐增大的特性,画了节节升高的阶梯;高台的另一边,根据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等特性,画了自上而下的滑梯。记住了这幅画,就记住了氮族元素的性质。而记住自己画的图画,显然比记住文字定义来得轻松,因而达到了省时间、强记忆的效果。

  北京密云县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深山区寄宿制学校,以前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心神疲惫。实验班教师运用友善用脑策略,启发学生乐学情智,课堂从沉闷变得活泼,深受学生喜欢,学生乐于和教师沟通,学习欲望强烈。统计显示,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了,成绩却比以往提高了,实验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均有提升,尤其是优秀率提升幅度远高于对比班,语文提高了近20%,数学、英语提高了20%以上。

  科学依据:

  巧用脑、善用脑

  学习是一门科学,在信息社会里,旧知识浩如烟海,新知识层出不穷且更新很快,所以,学习有起点、无终点。周之良认为,教不能代替学,而要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去学习知识。有效的教学,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记住了多少,所以必须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乐于学习、还必须善于记忆。

  周之良介绍说,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关键在于学习方式。科学实验表明,被动地听讲、阅视,知识的留存率只有10%-40%,而主动地学习、讨论、复述、即时应用,知识的留存率能达到90%。也就是说,头悬梁、锥刺骨地死记硬背,不仅对知识的记忆作用不大,而且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还会影响身心发育。友善用脑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喝水,提倡深呼吸,保证大脑的营养供应;在课堂上穿插活动,通过做操运动学生双手,能把左右半脑的使用间隔开,使大脑得到及时休息,能高效使用注意力。

  周之良说,死记硬背,是单感官的疲劳重复,是单一的条件反射式的低层次记忆方法。而友善用脑,把信息通过图形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感官体悟知识,激活大脑,形成了复合的条件反射环境,尤其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发形象思维记忆,利于知识从浅记忆区进入长久记忆区。

  周之良讲了一个事例,有一个农民家庭的两个儿子,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每天都要求孩子放学回来后讲讲学了啥,学了古文要讲出故事,学了数学要讲出用场,结果两个孩子在讲述中巩固了知识,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所以,压力对于学习既是障碍也是动力,关键在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中国教育报》 潘光    2013410日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