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是一种惯性

来源:深圳市和谐号教育    2014-08-02

自学,这样一种惯性,我们常常忽视它,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它的存在。我们越是忽视它的存在,就变得越是需要他人教授。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离开了所谓的考试,离开了所谓的学校,我们才顿然发现,自学原来如此重要。原来,自学被深藏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里,被遗忘。

我们一出生就有了自学的能力,不仅仅是模仿的能力,更具备一种迁移运用,主观判断的自学能力。父母往往不是系统地将会孩子如何说中文。可是孩子却在不长的时间里,学会了一种语言。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学的能力吗?

当我看到小孩子说出一两句不太标准的话语,迎来家长的一致鼓励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周围的人对这个孩子自学能力的充分肯定。

到了小学,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一有了教科书,一切都突然变得有点按部就班了。老师总是一课又一课的上。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其实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写在书上,看上去非常成系统,非常有体系。但是,却非常没有自由度,非常一致性。渐渐地,我遗忘了自学这种能力。只是接受,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直到完整学完,直到课本翻到最后一页。多学一篇文章,多认识几个汉字,一切正常如此。

多么希望有一天,老师能让我们自由地看一周的书,自由地自学一下课本。虽然,那样我们会在考试里漏洞百出,但是我们却在自学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法。说不定我们能够适应了呢?说不定我们能够在一个月的自学时间里学好一个学期的内容呢?或许,当初的老师不懂其中的原理。因为,如果我们真心想自学,其实我们很聪明,其实我们很厉害!

好在我记得有一个人证明了我当初的遐想。一个小朋友因为车祸刮伤了大腿,整整休息了3个月。再过来上学的时候已经临近期末考试了。结果这个小朋友考试成绩竟然和我们差不多,在班级的中等水平。我的遐想总算有了证明。

到了高中,我继续这样遐想着。结果还真有一位同学也类似地没来上学3个月。可是,这一次,好像是遐想失败了。这位同学耗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没有跟上进度,结果期末考试几乎垫底。过来大半年才恢复了原来的水平。我不知道是这位同学失去了自学的水平,或是我们的自学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

这个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所学的知识除了考试能用得上,后面几乎用不上了。这样的一种感觉让我倍感心凉。我们所学的知识脱离了实际中我们可能遇到的情景,在代入公式,快速运算,记忆知识中逐步遗忘了学科的意义。我想那位同学即便没有失去自学的能力,也因为失去了兴趣而放弃自学。更可怕的是多学科对时间的挤压,让我们根本不是因为喜欢而静静深入地学习这门学科,而是为了全面的考试,有效合理地分配各个学科的时间。看似充满合理,看似全面发展,实际上并非如此。

自学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来源于学生,更来源于老师的信任,更来源于整个体系。从小时候充满好奇与兴趣,不断地学习大人们的语言,掌握一门语言的表达。到后来,逐渐被教材和统一步调所剥夺的自学惯性。我们渐渐习惯了,反正老师会讲的。再到后来,我们连来得及理解学科背后意义的时间都没有,看似合理地分配每一科的时间,看似把一切记忆得滚瓜烂熟。直到考试结束,统统忘记。

我们该如何重新赋予学科意义,我们又该如何赋予青春的学习时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教育是一种引导,让每一个人能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适应这个社会的挑战,从而立足于这个社会又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自学是一种惯性

来源:深圳市和谐号教育    2014-08-02

自学,这样一种惯性,我们常常忽视它,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它的存在。我们越是忽视它的存在,就变得越是需要他人教授。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离开了所谓的考试,离开了所谓的学校,我们才顿然发现,自学原来如此重要。原来,自学被深藏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里,被遗忘。

我们一出生就有了自学的能力,不仅仅是模仿的能力,更具备一种迁移运用,主观判断的自学能力。父母往往不是系统地将会孩子如何说中文。可是孩子却在不长的时间里,学会了一种语言。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学的能力吗?

当我看到小孩子说出一两句不太标准的话语,迎来家长的一致鼓励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周围的人对这个孩子自学能力的充分肯定。

到了小学,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一有了教科书,一切都突然变得有点按部就班了。老师总是一课又一课的上。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课,其实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写在书上,看上去非常成系统,非常有体系。但是,却非常没有自由度,非常一致性。渐渐地,我遗忘了自学这种能力。只是接受,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直到完整学完,直到课本翻到最后一页。多学一篇文章,多认识几个汉字,一切正常如此。

多么希望有一天,老师能让我们自由地看一周的书,自由地自学一下课本。虽然,那样我们会在考试里漏洞百出,但是我们却在自学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法。说不定我们能够适应了呢?说不定我们能够在一个月的自学时间里学好一个学期的内容呢?或许,当初的老师不懂其中的原理。因为,如果我们真心想自学,其实我们很聪明,其实我们很厉害!

好在我记得有一个人证明了我当初的遐想。一个小朋友因为车祸刮伤了大腿,整整休息了3个月。再过来上学的时候已经临近期末考试了。结果这个小朋友考试成绩竟然和我们差不多,在班级的中等水平。我的遐想总算有了证明。

到了高中,我继续这样遐想着。结果还真有一位同学也类似地没来上学3个月。可是,这一次,好像是遐想失败了。这位同学耗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没有跟上进度,结果期末考试几乎垫底。过来大半年才恢复了原来的水平。我不知道是这位同学失去了自学的水平,或是我们的自学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

这个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所学的知识除了考试能用得上,后面几乎用不上了。这样的一种感觉让我倍感心凉。我们所学的知识脱离了实际中我们可能遇到的情景,在代入公式,快速运算,记忆知识中逐步遗忘了学科的意义。我想那位同学即便没有失去自学的能力,也因为失去了兴趣而放弃自学。更可怕的是多学科对时间的挤压,让我们根本不是因为喜欢而静静深入地学习这门学科,而是为了全面的考试,有效合理地分配各个学科的时间。看似充满合理,看似全面发展,实际上并非如此。

自学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来源于学生,更来源于老师的信任,更来源于整个体系。从小时候充满好奇与兴趣,不断地学习大人们的语言,掌握一门语言的表达。到后来,逐渐被教材和统一步调所剥夺的自学惯性。我们渐渐习惯了,反正老师会讲的。再到后来,我们连来得及理解学科背后意义的时间都没有,看似合理地分配每一科的时间,看似把一切记忆得滚瓜烂熟。直到考试结束,统统忘记。

我们该如何重新赋予学科意义,我们又该如何赋予青春的学习时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教育是一种引导,让每一个人能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适应这个社会的挑战,从而立足于这个社会又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